涼感整理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發布時間:
2021-07-07 12:05
來源:
涼感整理劑是什么?當人體皮膚接觸到織物時,會突然感到“冷”,這就是所謂的“冷觸”。當觸摸織物時,人們是否感到涼爽或炎熱取決于從手到織物的熱傳遞動量。當感覺“冷”時,關鍵是在接觸的瞬間,相對更多的熱量從手傳遞到織物上。具體來說,這種熱運動用“q-max”(單位:w/cm)來進行的。然而,這種冷感覺持續的時間并不長。隨著長期接觸,接觸之初的“寒意”逐漸消失。因此,不僅要考慮加工劑的使用,還要考慮纖維材料的選擇和織物的組織設計。

涼感整理劑的功能原理,天然纖維如合成纖維如尼龍和人造絲通常被認為具有極好的接觸冷感。原因是:1、這種纖維具有很高的導熱性,2、纖維含有更多的水,3、纖維摸起來很硬。
為了獲得更好的接觸冷感,建議從纖維材料的角度開發高導熱纖維。從加工劑的角度看,乙醇、薄荷醇、木糖醇是目前應用為廣泛的冷感原料。它們通過與水結合吸收熱量,從而達到接觸清涼的效果。”涼感整理劑采用特殊的吸水性有機硅聚合物,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汗液,通過其吸水和快干功能促進蒸發,通過所謂的汽化熱顯著降低體溫。此外,涼感整理劑還使織物光滑,增加皮膚與纖維的接觸面積,增加熱運動效果。
涼感整理劑關于評價方法:
接觸冷溫感評價值Q-最大值(w/cm2)方法如下
1、溫差是10度℃ (⊿ t=10℃),測量表面溫度為20℃的[試驗布]的傳熱動量℃] 和高10℃ [帶30的傳感器℃] (模擬人體皮膚溫度)。數值越大,冷感效應越強2 作為基準。
2、溫差是20度℃ (⊿ t=20℃),測量表面溫度為20℃的[試驗布]的傳熱動量℃] 和高20℃ [溫度為40的傳感器℃] (模擬人體皮膚溫度)。數值越大,冷感效應越強,約為0.2w/cm2 作為基準。
涼感整理劑處理的織物無論纖維材料、微觀結構和表面形貌的差異,都能達到上述的基礎,并獲得良好的接觸冷感效果。
一般來說,熱的不愉快主要是由高濕度引起的。涼感整理劑不僅有清涼的感覺,還具有“吸水快干”的性能,讓人體感覺更加舒適。另外,如果山茶油保濕柔軟劑昆塞特TSU和以葡萄籽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抗菌防霉整理劑和涼感整理劑相結合,可使紡織品具有更高的功能性。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防水功能作為熱門的特殊功能,越來越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青睞,而之前由于國內對環保要求較低,6C和8C的防水劑使用比例較大。為了響應國家對環保的要求,想要在未來市場獲得更多訂單,無氟防水劑已然成為行業趨勢。